官方网站
http://www.safe.gov.cn/
基本职能
(一)研究提出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改革和提防国际收支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渐渐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的政策措施,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建媾和依据。
(二)参与起草外汇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三)负责国际收支、对外债权债务的统计和监测,按规定发布相干信息,承担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有关工作。
(四)负责全国外汇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结售汇营业监督管理的责任;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
(五)负责依法监督检查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真实性、正当性;负责依法实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并根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赓续完美管理工作;规范境内外外汇账户管理。
(六)负责依法实施外汇监督检查,对违背外汇管理的举动进行处罚。
(七)承担国家外汇贮备、黄金贮备和其他外汇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
(八)拟订外汇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并组织实施,依法与相干管理部门实施监管信息共享。
(九)参与有关国际金融运动。
(十)承办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交办的其他事宜。
外汇管理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执行严酷外汇集中计划管理,国家对外贸和外汇执行同一经营,外汇收支执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售给国家,用汇执行计划分配;对外基本不举借外债,不接受外国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仅作为核算工具。改革开放后,我国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系体例改革的根本要求,沿着渐渐缩小指令性计划、赓续培育和加强市场机制在配置外汇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方向变化。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汇管理体系体例。1978年以来,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改革大致经历三个紧张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改革起步。这一阶段以加强企业外汇自立权、执行汇率双轨制为特性。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公布我国开始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涉外经济领域,曩昔外汇统收统支的体系体例渐渐松动,出口企业开始拥有肯定的外汇自立权。为调动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确保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从1979年开始执行外汇留成办法,在外汇集中管理、同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同时,适当留给创汇的地方和企业肯定比例的外汇,并许可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双重汇率制度并存。总的看,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系体例处于由计划体系体例开始向市场调节的变化过程,计划配置外汇资源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市场机制萌生和赓续发育,对于促进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创汇、支撑国内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94-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框架初步确定。1994年初,国家对外汇体系体例进行了庞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制度,执行银行结售汇制度,执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同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此后,进一步改动外汇管理体系体例,1996年悉数取消了所有经常性国际付出和转移的限定,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1997年,亚洲金融危急爆发,给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固造成紧张冲击。为防止危急进一步蔓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重点增强资本流出的管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急的冲击。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我国初步确立了适合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框架,外汇供求的市场基础赓续扩大,奠定了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性地位。
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系体例进一步完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撑续大额顺差,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加强。适应新形势新挑衅,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改革向纵深推进,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增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健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完美外汇贮备经营管理。伴随着入世后外汇贮备规模的较快增加,2001年,外汇贮备经营以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建立了投资基准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框架,完美了大规模外汇贮备经营管理的体系体例机制。2005年7月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深化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和小我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更加便利,外汇市场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外汇管理体例加快从重点管外汇流出转为流出入均衡管理,渐渐建立起资本流动双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确立了均衡监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规层面明确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急周全爆发以来,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做好国际收支逆转的应急预案,积极提防金融风险,确保了外汇贮备资产的总体安全,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急的冲击。2009年以来,针对跨境资金流向复杂和规模增大、市场主体便利化需求赓续增加的实际,外汇管理加快了理念和体例的“五个变化”,即从重审批变化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变化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举动管理变化为更增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变化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变化到“负面清单”(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系体例改革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的理念和体例加快变化,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赓续加强,对于促进外贸持续快速发展、指导资本有序双向流动、充分行使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局向导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简介:经济学博士,教授。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任教。历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间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正厅局级)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期间:2006年9月-2007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管理部主任、党委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09年7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邓先宏: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简介:经济学硕士。历任国务院经济体系体例改革方案研究向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济体系体例改革委员会总体规划司年度方案处副处长;国家经济体系体例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和试点司总体规划处处长、副司长;国务院经济体系体例改革办公室综合调研司巡视员;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司长(正厅局级)。2004年10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方上浦: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简介: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历任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综合计划处处长、资金融通中间主任;福建兴业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福建兴业银行常务副行长、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副局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党组成员。2006年6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王小奕: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简介:高级经济师。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多个部门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展望处副处长、景气调查处处长,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司长。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副实行董事、实行董事。2006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2007年12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李超: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简介: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历任中国建设银行办公室副处级秘书;中国建设银行人事部机关人事处副处长、机关干部管理处处长;中国建设银行办公室秘书一处处长、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主任。2008年12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11年9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管理部主任、党委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
杨国中: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纪检组组长
简介: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在重庆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历任重庆商学院财会系教研室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重庆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兼总支书记;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计划资金处处长;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重庆业务管理部副主任、党委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重庆业务管理部主任、党委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主任;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管理部主任、党委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2011年9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机构设置
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副部级国家局,内设综合司(政策法规司)、国际收支司、经常项目管理司、资本项目管理司、管理检查司、贮备管理司、人事司(内审司)、科技司、监察室等9个职能司(室)和机关党委,设置中间外汇营业中间、外汇营业数据监测中间、机关服务中间、《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等4个事业单位。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副省级城市设立分局(外汇管理部),在部分地(市)设立中间支局,在部分县(市)设立支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与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合署办公。
分支机构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副省级城市设立分局(外汇管理部),在部分地(市)设立中间支局,在部分县(市)设立支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与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合署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