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图作为全世界最着名的分析图形之一,天天都受到广大机构、专业和业余投资者的使用。如此受迎接的蜡烛图,你对它的历史了解究竟有多深呢?今天,汇商君不谈技术,将为大家周全解读蜡烛图的前世今生。
蜡烛图之父- 本间宗久
蜡烛图的发明人便是日本的传奇商人 -本间宗久。
大约从1500年到1600年,日本一向处在连绵赓续的战乱之中,各家诸侯(称为“大名”,也就是封建藩主的意思)赓续地相互征伐,争取领地。这段历史就是所谓“战国时代”。在这临时期的最后40余年里,先后经过了三位卓异将军的努力,日本才终于在17世纪初得以同一。
这场百年战乱席卷了整个日本,因此,在蜡烛图的技术术语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子。话说回来,假如我们细心琢磨一下,那么不难发现,在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确实必要运用很多类似于军事谋略的技巧和方法。
在这些技巧中,包括了策略、生理、对抗、战略退却,甚至还有运气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毫不新鲜,在蜡烛图一书中,您处处都能遇上本来出自战场行话的蜡烛图技术术语。在如许的术语中,有所谓“拂晓打击和夜袭”有所谓“前进三兵形态”,有所谓“反击线”,有所谓“墓碑线”等,不一而足。
17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淀渥家前院的大米交易市场终于发展成大阪的一个正式机构,堂岛大米会所(大米交易所)。在这间交易所里,商人们制订了大米的等级标准,通过讨价还价来厘定大米的价格。截止到1710年之前,这间交易所所进行的一向是大米的实物交易。1710年之后,这间大米交易所开始受、授大米的仓库收据(即大米仓单)。大米仓库收据称为“大米库券”。这些大米仓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期货合约。
大米生意的掮客业构成了大阪繁荣发达的基础。当时在大阪市,大米交易商的总数大约在1300人以上。在那临时期,因为没有可靠的货币标准(人们曾经尝试过以硬币作为硬通货来充当计价标准,但是随着硬币的劣化,这种尝试便流产了),大米便成为事实上的交换序言。假如某位大名必要资金,那么,他就把富余的大米运抵大阪,将这些大米用他的户头储存在大阪的仓库中。
他将得到响应的大米库券作为这批大米的收据。然后,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卖出这些大米库券的时机。事实上,很多大名在财政上都周转不灵,他们也常常将下一熟的大米税收(大名收取的捐、税是用大米的情势付出的—通常这些大米要占农夫收成的40%--60%)提前作为大米库券卖出去。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通过这种体例,把将来数年的大米收成通盘抵押出去。
大米库券的交易特别很是活跃。这种大米库券是凭着将来的大米收成而提前卖出的,因此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合约。堂岛大米会所从事了这类大米库券的交易,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间期货交易所。大米库券又被称为“空米”库券“空米”的意思是说,它不是详细的实物大米)。那么,究竟当时的大米期货交易盛行到何种程度呢?为了帮助您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请看下面这一组数字:1749年,大阪统共有110,000包(当时大米是用“包”做计量单位的)的空米库券在市面上交易,然而,昔时全日本的实物大米只不过3,000包。
就是在如许的背景下,鼎鼎大名的“市场之神”本间宗久出场了。本间宗久在1724年(另据资料为1729年—译者注)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族。时人认为本间家族富裕到了无法想象的田地,于是传开了这么一句谚语:“这辈子肯定能挣上领主的宝座,却休想象本间宗久家一样有钱”;1750年,本间宗久接手掌管他们家族的生意,在田园的港口城市酒田的大米交易市场开始了他的大米交易生涯。酒田是大米的集散地。由于宗久是从酒田出道的,所以在日本蜡烛图技术的语言中,常常会听到“酒田战法”如许的用语。这一术语所指的就是本间宗久的交易之道。
本间宗久的父亲过世后,他开始经营他们家所有的财产,尽管他只是家里最年轻的儿子(在那个年代,通常都是长子继续父业执掌大权的)。这可能是由于本间宗久具有过人的市场见识。宗久携带着这股丰富的资本,跨进了日本最大的大米交易市场—大阪堂岛犬米会所的大门,投身于大米期货交易。
本间家族拥有面积宠大的稻米莳植庄园。因为他们家在大米现货上拥有丰富实力,大米市场的有关信息通常也就逃不过他的耳目。不过,宗久并不以此为知足,他还逐年地记录了气候情况的资料。为了掌握投资者的生理,宗久深入地研究了大米价格的历史记录,并且一向追溯到了交易所还开在淀握家前院的那个时期。宗久还创立了一套本身的通信体系。从大阪至酒田。宗久每隔肯定距离便设立一个中转站,安排人员在约定的时间登上屋顶挥舞小旗,接力棒式地传递信息。
宗久就如许主宰了大阪的市场。之后,他转向江户(即如今的东京)的地方交易所进行新的征服。他凭借本身对大米市场深刻的研究,蕴蓄了伟大的财富。据说,他曾经有延续100笔红利交易的惊人记录。
他的声望如此煊赫,以至于江户街头曾经传唱着如许一首民谣:“酒田(宗久的家乡)晴,堂岛(大阪的堂岛大米交易所)多云,江户减前(江户的减前交易所)雨纷纷。”这首歌谣的意思是说,当酒田的稻米赶上好年成的时候,堂岛大米交易所的价格就下跌,而江户的大米价格将暴跌。这支小调注解,本间宗久在日本大米市场上有呼风唤雨之能耐。
本间宗久暮年,曾担任幕府政府的财务资政,并且被授予军人头衔作为荣誉封号,本间宗久逝世于1803年。他的市场研究著作(《酒田战法-本间宗久翁秘录》和《风、林、火、山》据说成书于18世纪。他在大米市场上所采用的交易策略,后来渐渐演化成了当代日本投资者所应用的蜡烛图方法。(译诸注:“风、林、火、山”四字,典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意思大致为“举措敏捷,如风之疾,行列整肃,其严整舒缓如林;攻击时如烈火燎原,防守时如山岳巍然。”),其它:《本间宗久相场三昧传》《黄金泉·三猿金钱录》。
蜡烛图商用分析的挖掘者-史蒂夫·尼森
由上文可知,蜡烛图发明的初衷并不是用于分析外汇或股票市场。正如火药发明的初衷是为了炼丹,最终流入海外进而被广泛运用与武器、工业一样,真正对蜡烛图慧眼识珠的人便是美国纽约DALWA证券公司高级副总裁 -史蒂夫·尼森。
1990年,美国人史蒂夫·尼森以《阴线阳线》一书向西方金融界引进“日本K线图”,立即引起轰动,史蒂夫·尼森在《股票K线战法》一书中第一次向西方金融界展示了日本长期以来具有壮大生命力的4种技术分析手段,破解了日本金融界投资人的隐秘,展示了蜡烛图、三线反转图、砖块图、折线图的魅力。史蒂夫·尼森因此而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之父”“K线”是阴阳线的统称,那么,为什么叫“K线”呢?
现实上,在日本的“K”并不是写成“K”字,而是写做“罫”(日本音读kei),K线是“罫线”的读音,K线图称为“罫线”,西方以英文第一个字母“K”直译为“K”线,由此发展而来。
K线最上方的一条细线称为上影线,中心的一条粗线为实体。下面的一条细线为下影线。当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也就是股价走势呈上升趋势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下的K线为阳线,中部的实体以空白或红色透露表现。这时,上影线的长度透露表现最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价差,实体的长短代表收盘价与开盘价之间的价差,下影线的长度则代表开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