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告合作     投稿
有胜算才出手记期市、汇市两栖
时间:2009年09月07日来源:不详点击: 字体:

  一位职业炒家,入行初期屡战屡败,输得一干二净的噩梦频频重演,最拮据时候身负沉重债务。而他卧薪尝胆,最终从哪里跌倒还从哪里爬了起来,延续六年内年年丰收,每年收益均达到80%以上,成为真正的职业杀手。

  李斌,一个通俗的名字却拥有着绝非通俗的经历。

  “我1993年刚从北京首都经济学院卒业就开始投身金融交易行业,记得昔时10月份开始在一家期货公司炒外汇(那时侯一些期货公司还有外汇保证金交易),初入行基本上是瞎子摸象、胡做一气。时至今日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年春节,1994年2月14日即大年初一,当时的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因汽车、钢铁贸易会商破裂导致日圆当天大幅升值600点,而我之前持有沽空日圆的头寸,效果当天爆仓。这也是我第一次庞大挫折。”

  刚入行不久便将所有本钱亏得干干净净,李斌并没有因此退缩。但不久国家将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关停,他只能转向期货市场继承拼杀,盼望能一圆本身的成功梦。没想到的是噩梦还在后头。

  “后来再做期货,本身已经没有本钱了,转而帮助客户操作。经历了327国债风波等一系列中国期货市场发生过的几件大事,期间赚赚赔赔,尝过苦头也尝过长处。但在交易上依旧是迷迷糊糊,不知为何赢利也不知为何亏钱。”

  “记得那是1995年的事情了,当时帮一个客户操作,说好亏损达到20%就制止交易。但真的亏损了20%时候,因为侥幸生理作怪,我瞒着客户继承交易。可想而知,在急于扳本的心态下效果会是怎样——最后15万元的帐户上亏得就剩下4万块了。后来是纸包不住火了,客户不依不饶,逼我写下8万欠条,说好一年后还清。要知道那时候北京平均工资才几百块钱,我要是去找一份一个月2000元的工作,即使不吃不喝3年也还不清这笔债。而只有期货市场才能让我快速挣钱还债,于是我决定照旧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写下欠条后(当时瞒着家人同伙,直到后来还清后才告知他们),我处于失业状况,天天在家苦读投资书籍,生活上就靠女同伙(如今的爱人)每月500元工资维持,如许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

  “《谋利伶俐》——至今我仍在赓续向同伙保举的一本好书,可以说是令我真正开窍的一本书。书中描写的美国十位最出色的期货外汇炒家,他们交易方法各不雷同,但却同样有严酷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案,没有一位是寄托赌博获得成功的。时至今日,一些同伙把外汇、期货市场比做赌场,我照旧会耐心的告诉他们——这绝不是赌场,纯粹的赌是靠运气的,而荣幸之神不会一向跟着你。投资不过是一场关于如何衡量胜算的游戏,你所要做的是计算每一笔交易的风险报酬比,并判断这笔交易是否划算,然后投入你所能承受风险的资金,记住永久给本身留下下一次交易的机会等等。”

  “关于投资理念,我总结出的领会记了厚厚的一叠笔记本。其中在媒体上发表过一篇《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性——期货交易总体思想》,基本上囊括了1995-1996年苦思冥想后打开的思路:交易方法肯定要具备客观性,而任何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1996年下半年开始,我研究出一套程式化投资理论,实验过程中初步尝到了长处,当时客户亦再给了我一年的还债宽限日,使得我有机会在1997年真正运用投资理论进入期货市场。当时我真是空空如也,有的仅仅是这一套投资理论。”

  1997年李斌结婚,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步入投资的康庄大道。他不仅在短短一年里管理的资金规模从40万达到1000多万,昔时还清债务,同时也敏捷使本身奔向小康——房子、车子等等完全从期货市场中赢取,并且延续六年至今保持80%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

  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李斌并没有志得意满,2001年又把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

  “不论是外汇照旧期货投资,其原理都是雷同的。基本上市场以趋势的体例运行,不管是什么利多照旧利空因素最终都要反映到价格上,价格是市场最客观的反映,我只要捕获价格运行的趋势转变就有机会获利。而最紧张的照旧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这类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经常在一些投资聚会上讲课,风趣的是许多同伙始终把目光放在我的交易方法上。事实上,在我的交易系统里,我认为方法对于能否从市场获利的紧张性仅仅占10%,其余30%是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完备方案,那么还有60%是什么?——纪律,就两字,我认为占了60%。计划再好,没有实行的保障则等统一张废纸。”

  正是如许,他在国内国际投资市场上同样迈出了一大步。他于2003年4月开始的外汇交易,及至10月份收益已达140%。他在国内期货投资上亦硕果累累,仅从十一长假过后至今,其投资收益率即达到45%。

  “满招损,谦受益”。熟悉李斌的人都认为他是位朴实的人,从他那张憨厚的脸上永久看不到一丝洋洋得意,最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我一进入市场,就随时预备好举起双手降服佩服”。

作者:佚名